4岁运动员和70多岁运动员同台竞技,广场舞、门球、滑板轮番上阵……这些一般赛事上很难见到的运动员和运动项目,都将出现在今年的河南省运动会上!
今天(3月20日)上午,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的河南省运动会将于9月12日-9月21日在周口市举行。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省运会增设了不少新的项目。
新增多个比赛项目
发布会上,河南省体育局副局长马宇峰介绍了本次运动会的概况。本届省运会共设置青少年竟技组、学校组、社会组三大组别,共68个大项,个小项。其中青少年竞技组设22个大项、个小项;学校组设20个大项、个小项;社会组设26个大项、74个小项;总计约6万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参加本届省运会。
除了常规的比赛项目,根据年东京奥运会和全国第十三届运动会新增项目情况以及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精神,本届运动会对竟赛体制和项目设置进行了创新。
其中,青少年竞技组新增了空手道、现代五项(不含马术)、中国式摔跤3个大项、个小项;社会组为备战年在郑州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新增设了毽球项目;同时,参照全国第十三届运动会设项办法,新设置了滑板、轮滑、铁人三项、赛艇、皮判艇等10个跨界跨项大项、35个小项。
此外,为了扩大群众参与层面,本届运动会首次将广场舞、门球、踺球等群众日常喜爱的健身项目纳入到省运会竞赛中,作为省运会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参与人群范围。本届省运会最小参赛运动员年龄为4岁,最大年龄达70多岁,充分体现了省运会“全民参与、全民受益、省运惠民、健康中原”的主题。
点击观看▼
场馆筹备工作有序进行
四年一届的河南省运动会是全省最高规格的大型综合性体育盛会,为了成功举办本届省运会,周口市积极推进场馆建设,全面提升办赛能力。发布会上,周口市副市长王少青介绍了本届省运会的场馆建设情况。
点击观看▼
据王少青介绍,目前周口市计划安排22个比赛场馆承办省运会各项比赛,已具备比赛条件的场馆18个,新建场馆4个,备用场馆1个,预计4月底可建成交付使用,7、8、9三个月集中比赛时备用。
此外,为确保各项赛事顺利进行,周口市按照省运会的标准,开展食品、医疗、电力、通讯、交通等行业整治,提升软硬件水平,确保比赛期间服务接待工作有序进行。
会徽吉祥物揭晓
发布会上,河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会徽和吉祥物首次亮相,会徽为“精彩飞扬",吉祥物为“泥娃"。
会徽“精彩飞扬":将数字“13”和“河南”的“河”字相互融合,充分体现了第十三届河南省运动会的内容和含义;“飞龙”的造型象征着周口的别名“龙都”;祥云火炬象征着运动场的跑道,显示了运动会的抽象特征;巨龙环绕着祥云火炬腾飞而上,象征着全省人民喜迎第十三届省运会的热情,也寓意着全省体育事业腾飞发展。
点击观看▼
吉祥物作品“泥娃”:创意源于周口市淮阳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泥狗",具备极强的艺术魅力;将“泥泥狗”与娃娃造型的结合,是对传统民间艺术的提炼和升华,突出了河南的文化和民俗特征,同时拥有较强的商业开发价值;跳跃的动作传递出运动的概念,寓意着团结奋进的景象。
如今
全民健身已成为社会潮流
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希望
走上赛场、挑战自己
期待本届体育盛会圆满举行
为建设体育强省、健康中原
做出积极贡献!
监制:张亚芬
统筹:崔二强
记者:卢允萌朱露辉
视频:卢允萌
编辑:朱露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