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河南省各地市辛姓代表汇聚郑州,共商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辛姓委员会成立大会及辛姓文化研究有关事项。
辛姓委员会筹备组组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河南总站原党委书记辛如记;副组长、郑州大学学报原主编辛世俊;郑州市安阳商会驻会秘书长辛季舞;人民日报舆情主任分析师辛延宾;郑州市电梯商会首任会长、河南现代电梯公司总经理辛建国;国学汇创始人辛豪杰;郑州三友化工负责人辛德库和来自省各地市辛姓代表40多人出席了本次活动。
会前,各地市辛姓代表在辛如记、辛世俊的陪同下参观了辛姓委的姓氏文化长廊、辛姓宗亲书画展,大家对辛姓委筹备组自成立以来三四个月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赞誉和感谢。
商丘市民权县辛姓代表、当代工笔画家辛永红通过自己的几幅作品,向大家介绍了书画艺术的无尽魅力。
座谈会由辛季舞主持,他首先代表筹备会对于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对于辛姓的团结一心、如约而至表示嘉许,并对现场参会族亲一一做了隆重介绍。
各地市辛姓代表首先通过河南广播电视台《文化河南》栏目播出的节目,对辛姓的源流、分布和发展有了更系统的了解。
辛姓委员会筹备组副组长辛延宾向大家通报了辛姓委员会筹备以来的各项工作、成立大会的安排、成立后的工作规划。
其后,各地市辛姓代表通过带来的家谱及其他其他图片资料,向大家介绍了当地支系的渊源、迁徙、发展和现状。在相互介绍的过程中,很多代表发现了本地支系与其他地市支系具有关联的记载。
黄河科技学院辛朝阳教授讲到,他通过对全校师生的问卷交流,统计出本校辛姓教师3名、辛姓学生20多名,辛姓师生涵盖南阳、濮阳、周口、焦作、信阳、三门峡等十多个省辖市。大家在交流中发现,各代表的父辈中有多人曾为新中国的解放立下卓越贡献,这是将来编撰《河南省辛氏志》的重要资料。
辛世俊教授通过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河南省黄帝故里基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河南姓氏志〉编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向大家阐释了编撰《河南省姓氏志(辛氏卷)》重要的价值意义。辛世俊讲到,编撰《河南省姓氏志》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们一定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而姓氏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姓氏故事亦是黄河故事的重要篇章”。
辛世俊指出,国史、方志、家谱,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倡导践行,也是辛姓历史新的创造者。我们辛姓是中华姓氏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古至今,辛氏家族代有贤才达人辈出,四千多年来,辛氏家族能够长盛不衰,人才辈出,主要就是辛氏家族非常重视家风传承。所以,我们要群策群力,共同编撰好《河南省姓氏志(辛氏卷)》。
辛世俊还对《河南省姓氏志(辛氏卷)》的编撰提纲、实施步骤作了分解阐释。
筹备组副组长辛季舞、辛豪杰分别通报了河南省慈善联合总会辛姓专项基金、辛弃疾爱国诗词音乐会的筹备情况。
周口市太康县代表辛法亮、长垣市辛氏宗祠管委会、沁阳市辛氏宗祠现场向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辛姓委员会捐资。
辛姓委员会成立大会筹备组组长辛如记、副组长辛延宾向长垣市、沁阳市、台前县三家宗祠颁发“辛姓文化研究基地”牌匾后,辛如记做总结发言。
辛如记首先感谢各地市族亲以巨大的热情,冒着严寒从南阳、濮阳等地积极赶赴郑州,共商辛姓委员会成立大会及辛姓文化研究有关事宜,希望大家回去后向其他族亲转达两天的会议内容,并一如既往继续支持辛姓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大家戮力同心、踔厉奋发、齐心协力、奋楫笃行,把辛姓委员会成立大会、河南省辛姓志编撰等工作做实做好。
栉风沐雨砥砺行,雄关漫道真如铁。筚路蓝缕启新程,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深信:即使“小姓不小”的目标任重道远,通过河南省各地族亲的群策群力、各显其能,其一定会得以实现。因为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因为我们心中有目标,眼中有方向、脚下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