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广领航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倒计时6天就小年啦!
真真儿是“人在公司心在家乡”啊!
小编家乡的年味儿是酱滴:
鞭炮焰火震天响,秧歌高跷喜洋洋。
麻花花糕端上桌,鸡鸭鱼肉喷喷香!
(自创,如有雷同,绝不可能heihei)
嘘,先别问俺家乡是哪个地区,
一起来看看咱河南18个地市的春节习俗吧!
看过之后你会猜到答案滴!
郑州:正月初五补补丁听老人讲,在郑州及周边一带,春节习俗里有正月初五吃面皮补“补丁”一说。正月初五吃面皮补“补丁”,一是因为新年期间有很多忌讳,比如期盼新的一年平平安安,不吵架不骂人,不摔盆不打碗等,以图吉利。另外一个说法是为了“补窟窿”。以前的老百姓不富裕,过去的一年可能欠了不少债,老百姓管这些债叫“窟窿”。反映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期盼的一种表达方式。
开封:舞狮等民间艺术开封民间称春节为“过年”。但是,过年并非单指阴历正月初一,还包括年头、年尾,从旧岁的腊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开封传统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特色浓郁。春节期间,各类民俗表演队会聚一堂,有舞狮、盘鼓、高跷、旱船、唢呐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洛阳:欢天喜地串亲戚正月初一至初五,洛阳人跑得最欢!管他是“懒汉”也好,勤快人也罢,无不面带微笑,手捧礼品,欢天喜地串亲戚。初一串的,一般是同族亲戚。初二到初五,串亲戚的对象就复杂了,凡是沾亲带故的,都得走到串到,拜个年,问个好,主家会热情地拿出糖、核桃、瓜子来迎接。
徐福记新年糖包gX2年货散装零食结婚喜糖大礼包↑
平顶山:忌用不吉利字眼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始,平顶山人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这一天忌用不吉利的字眼,病、死、苦、贫、灾、乱、荒、杀等,若小孩子说了忌言时,大人马上会纠正说“童言无忌”。
鹤壁:浚县正月庙会说起河南地区的庙会活动,就一定不能不提浚县庙会了。浚县庙会有“华北第一大古庙会”之称,一年一度的“正月庙会”闻名遐迩,是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是原生态文化的缩影。会期从正月初一到二月二,长达一个月,会期长,规模大,保持着明清特色,吸引着晋冀鲁鄂皖周边20个省市以及海内外的数百万香客游人。
新乡:小年吃芝麻糖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一天的习俗是“送灶爷”,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述职,所以新乡老百姓家家户户会在灶王爷前敬献芝麻糖,为的是让灶王爷嘴甜一点,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来年给家里一个更红火的光景。
焦作、济源:整上一大卷鞭炮过年没有炮声就没有年味儿。整上这么一大卷鞭炮,放到年夜饭开始,迎接新年!不过现在空气污染严重,大家请遵守地方法规,少放或不放吧。
濮阳:磕头有学问磕头,是豫北乡村过春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濮阳磕头是讲究顺序的,磕罢祖先磕长辈。给自家的爷爷奶奶磕头、给父母磕头,接着再到近门和邻居家磕。
许昌:“撮”一顿在许昌民间,凡遇婚嫁生子、生日祝寿、客人来访、朋友聚会等,都离不开一个字“吃”,春节是个团聚的时节,在家中也好,去饭店也罢,总要摆酒设宴,“撮”上一顿。
韩国原装进口解酒饮料ml*10瓶整盒装↑
漯河:初十祭石头生辰在大年初十这天,要祭石头生辰,禁止搬动任何的石头,包括石磨,石材厂以及用石头做的中药磨床。因此,这天也被叫做“石不动”。
三门峡:灵宝“骂社火”三门峡灵宝市最独特的年俗当属“骂社火”,现在已被批准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骂社火”由来已久,相传尧舜时期就有了,如今,骂的内容丰富多样,已成反映民意、教育公众、扶正社会风气的利器。
商丘:崇火习俗燧人氏在商丘钻木取火,开启中华文明。燧皇陵、火神台(阏伯台)、火神节庙会及火文化的习俗,成为商丘庞大火文化的组成部分。
周口:拜太昊陵遇到过年,太昊陵前可谓水泄不通,摩肩接踵。人们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先的无限敬仰。这种祭祀从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一直持续到农历二月二,并形成一年一度的太昊陵人祖庙会。
驻马店:“破五”习俗春节期间禁忌颇多,正月初五破禁,俗称“破五”。即正月初一至初五期间,忌抖床、扫地、动土、倒垃圾、泼污水、赴井担水、用剪刀。初五过后,一些年规可以破除,百业渐次转入正常活动。
南阳:“送灯”习俗送灯这个习俗可谓久远,如今坚持的人已经不多了。三十傍晚,乡村各家各户要将用纸扎成的灯笼,接上立柱,送于坟上,长夜照明,以让先祖随人“过年”。此灯于初一早上收回。
信阳:腊肉成一绝信阳淮南各地民间都有腌制咸肉的习惯。对于爱吃、会吃的信阳人来说,腊鱼、腊肉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年货。信阳腊肉跟其他地方烟熏火燎的腊肉不同,纯属自然风干,没有一点烟熏味,四五个月之后,味道极佳,腊肉鳝片,腊肉炖萝卜……
咦咦?18个地市,还少一个呀!
没错,少了小编的家乡安阳。
安阳:初一中午吃烩菜对于安阳人来说,大年初一早上一般吃饺子;到了初一的中午,安阳的老百姓大多会做上一锅特有的“安阳烩菜”。以前,普通百姓做的烩菜一般用豆芽、白菜、土豆、红薯等垫上底,然后用大块的皮渣封顶,最后用大肉盖上一个尖。而生活稍微富裕的人们则会在烩菜中加入酥肉等肉类,这也被称作“上烩菜”。
热闹的春节,亲朋好友聚餐,
大鱼大肉难免会吃腻,
来块腐乳解解腻也不错哟!
王致和腐乳小礼盒北京特产年货礼品↑
唠叨这么多,想必亲们也和小编一样——
人在上班,心飞家乡了吧?
年假及至,带上家眷常回家看看,
哪怕帮爸爸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辛劳一年了,让年迈的父母休息下吧!
祝咱河南老乡们新年快乐!阖家欢乐!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