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周口新闻
周口美景
周口美食
周口旅游
周口习俗
周口文化

年创产值25亿,周口商水县成中国生态渔

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07223.html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于扬李玉坤通讯员魏红

在周口市商水县,很多村民的生活确实是“织”出来的。在这里,7万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渔网加工行业,其中包括1万多名贫困村民,他们手工编织的渔网远销东南亚、欧洲等国家,年创产值高达25亿元。12月14日下午,商水县委书记马卫东从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姚立民手中,接过了“中国生态渔网之乡”的授牌。

渔网,就是俗称的“地笼”,由于其做工精细的要求,一些工序无法用机器完成,只能靠人工缝制。何为生态渔网?通俗地讲,就是网格间隙相对较大的渔网,这样可以“抓大放小”,实现生态养殖。在商水县,这种渔网的编织发迹于年,是该县脱贫攻坚实施“巧媳妇工程”的第一大产业,经过6年的发展,目前全县有7万名留守在家的妇女,靠编织渔网发家致富,其中包括贫困村民1万多人。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商水全县渔网加工产业有个企业和加工站点,分布在24个乡镇(场、办),并形成以黄寨镇、练集镇、平店乡为中心的,从原料到成品全产业链渔网具生产加工基地。今年以来,商水县已销售渔网万条以上,创产值25亿元,产品生产量占全国市场的80%以上,远销东南亚、欧洲等国家。

为此,中国渔船渔机渔具行业协会经过实地考察,决定授予商水县“中国生态渔网之乡”的称号。

同时,商水县还发布了“中国生态网笼”的行业标准。“经过我们商水县质检部门与7家发展规模大、规范度高的渔网企业共同努力,在反复商讨、斟酌、测验的基础上,在河南省质监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修订出台了中国生态网笼标准。”商水县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介绍,首次发布的这个行业标准,对渔网的术语、定义作了统一,包括网架、网纲绳、网尾等。此外,还对渔网的分类、规格和标记作了规定,对笼箱的材料、外观、网架链接、尺寸偏差、针距等也作了明确要求。

“这个标准的出台,为我们渔网业的发展指明了路径,可有效避免新入行的企业少走弯路,提升整个行业的附加值。作为渔网编织企业,我们举双手赞成。”商水县黄寨镇渔网加工企业负责人田光辉说。

来源:大河客户端编辑:徐华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uikouzx.com/zkwh/18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