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周口新闻
周口美景
周口美食
周口旅游
周口习俗
周口文化

返工潮临近,大规模人口流动即将重启如何

今日,抗病毒概念股继续涨停潮,江苏吴中、泰达股份、振德医疗、道恩股份、博腾股份等继续连板。随着节后离乡返工返学潮日益临近,大规模人口流动即将重启,如何应对疫情二次扩散风险?

作者:任泽平熊柴周哲于嘉俊

来源:恒大研究院

01节前万人流出武汉扩散疫情节前从武汉流出的多万人口约59%流入省内,其中23%流入黄冈、孝感,这与当前68%的确诊案例在湖北省内、和黄冈孝感疫情突出基本对应。新冠肺炎疫情的发源地在武汉,当前发现的绝大多数病例为武汉输入型,疫情扩散与人口流动显著相关。武汉市现有常住人口约万,户籍人口近万,实际管理人口(含短期流动人口)约万,节前从武汉流出的万人口主要分为非武汉籍高校学生、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外来商务旅游人员、反向春运人员、外出旅游人员等。实际上,考虑到武汉的九省通衢位置,节前返乡在武汉中转的人口或还有数百万级,这意味着从武汉流出的人口规模实际更大。节前流出湖北的人口中55%流向河南、湖南、重庆、江西、广东5省,47%流向重庆、南阳、信阳、九江、长沙等20城;这与浙江、广东、河南、湖南、江西5省确诊案例居前、合计占全国的15%,重庆、温州、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10城确诊案例居前、合计占9%等大致对应。从人口情况看,年末湖北省常住人口万,其中常住湖北的外省户籍人口约万;湖北户籍人口万,其中常住外省的湖北籍人口约万。节前从湖北流出的人口包括常住外来人口、户籍常住人口、短期流动人口,主要分为非湖北籍高校学生、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外来商务旅游人员、反向春运人员、外出旅游人员等。从其他省的疫情情况看,截至2月4日,除湖北外,确诊案例最多的前10省份分别为浙江、广东、河南、湖南、江西、安徽、重庆、江苏、四川、山东,合计占全国确诊案例的22.9%,其中前5省合计占15.3%;确诊案例最多的前10城分布为重庆、温州、深圳、广州、上海、北京、长沙、杭州、信阳、南昌,合计占全国确诊案例的9.4%。02返工潮背景下人将往哪里去?1、疫情影响下节后返工潮明显推迟人口迁移的基本逻辑是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中国人口长期持续向大城市大都市圈集聚,每年春节前后出现规模约30亿人次的“回乡潮”和“返工潮”。-年、-年、-年、-年期间,一线城市人口年均增速分别为3.9%、3.4%、1.5%、1.4%,二线城市分别为1.9%、1.8%、1.0%、1.1%,三四线合计人口年均增速分别为0.63%、0.37%、0.30%、0.27%,全国人口平均增速为1.04%、0.57%、0.50%、0.50%(由于统计上各地区人口加总不等于全国,三四线合计人口为全国剔除一二线得到,与三线、四线人口不完全吻合)。由于户籍制度限制及“过年回家”情结,中国春运呈现显著“钟摆式流动”特征,即年前停工回乡、节后返城复工,此外部分城市存在“反向春运”现象,每年春节前后出现人次约30亿级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在年达2.53亿的峰值,年降至2.36亿人,其中主要为外出农民工,年达1.74亿人;与流动人口情况对应,-年春运发送旅客数量从36.2亿人次下降为29.8亿人次。年春节回乡潮较往年提前,但受疫情影响节后返工潮明显推迟,正月初一至初九客运量合计1.41亿人次,同比减少78%,预计节后返城高峰将在2月8-9日前后开始出现。年春运受疫情影响,前22天(1月10日-2月2日)全国累计发送旅客12.84亿人次,较去年同期下降27.5%。年前回乡潮主要集中于腊月二十一至二十九(1月15日-23日),客运量合计7.33亿人次,占年前回乡潮的64.1%,而年主要集中于腊月二十五至二十九。由于疫情爆发,各地企业复工时间明显推迟,国务院将春节假期延至2月2日,多数省份规定企业复工时间不早于2月9日,湖北规定不早于2月13日,这使得返城高峰仍未出现。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正月初一至初九(1月25日-2月2日)客运量合计1.41亿人次,远低于年6.55亿人次,同比减少78%。从历史数据看,-年铁路客运量高峰均出现在正月初七和正月十六,正月初七多为白领返工潮,正月十六是元宵节后农民工和大学生返程。随着元宵节(2月8日)及多数省份复工时间(2月10日)临近,预计年节后返城高峰将在2月8-9日前后开始出现。2、超6成省际迁移人口流向粤浙沪苏京在省级层面,户籍与常住地不同的省际迁移人口中64%流向粤浙沪苏京,50%来自皖豫川湘赣鄂。不同地区的人口迁移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省际迁移人口主要从中西部流向东部沿海地区。从目的地看,根据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省际迁移人口流入规模前五位的地区为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五省合计占全国的63.5%,广东流入人口主要源地为湖南(22.2%)、广西(18.3%)、湖北(10.6%),浙江流入人口主要源地为安徽(18.8%)、江西(13.0%)、贵州(12.4%),上海流入人口主要源地为安徽(27.9%)、江苏(16.6%)、河南(10.0%)。上述粤浙沪苏京五省省际迁移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2.2%、21.2%、39.5%、10.9%、35.5%,远超全国平均的7.1%。从来源地看,省际迁移人口流出规模前六位的地区为安徽、河南、四川、湖南、江西、湖北,六省合计占全国50.1%。从省际双向流动来看,苏浙、川渝、粤桂之间有较大规模的双向流动。在城市层面,年一线、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值为万、万、-万,其中上海、深圳、北京、东莞、广州等地外来人口均超万。分线城市看,年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值约为万人、万人、-万人。经济发达地区凭借良好的就业机会和优质的公共资源,吸引大量区外人口就业和居住。分城市来看,上海、深圳、北京、东莞、广州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值均超万,居全国前五,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三大城市群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值分别为、、万人。周口、阜阳、毕节、信阳、驻马店、商丘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值均小于-万人,居全国倒数前五。并且,城市群内部人口流动频繁,比如在长三角城市群,根据包括短期人口流动统计的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年春节前(1月10日至24日)上海市流入人口(含中转)中约63%来自江苏和浙江,其中苏州、杭州、嘉兴、南通、无锡居前五位,合计占比达41%;南京、苏州流入人口(含中转)主要来自安徽省和苏北地区,而杭州、宁波主要来自浙南地区。春运期间人口短期流入流出均较多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城市群。春运期间人口短期流入流出均较多的城市主要聚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城市群。此外,近年来反向春运客流逐渐增多,今年“反向春运”十大热门目的地为重庆、北京、广州、成都、上海、深圳、杭州、西安、长沙、郑州,均为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人口流动的主要交通枢纽除一二线城市外,还主要途经金华、惠州、常州等城市群节点城市。从高铁中转班次看,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分别为、、、48趟,东莞、长沙、苏州、杭州、重庆、南京、无锡、金华、惠州、常州位居全国前十,除一二线城市外,金华、惠州、常州等城市群内节点城市得益于发达的城际高铁成为热门中转城市。从民航数据看,根据携程《年春运旅客出行趋势报告》,春运期间十大热门中转城市分别为广州、北京、武汉、西安、南京、郑州、上海、杭州、成都、昆明。03湖北返工人口主要去哪?1、年后湖北户籍外流人口超5成流向粤浙湘苏豫根据年人口普查数据和年小普查数据,户口登记地为湖北、现住地为其他省份的人口规模分别为万、万。湖北户籍外流人口约8成居住在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北京等6省市,55%居住在深圳、东莞、上海、北京等10城。根据年人口普查数据和年小普查数据,湖北户籍外流人口居住在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北京最多,共占湖北户籍外流人口总量的80.1%、78.4%。从年前回乡潮流入湖北的人口来源地分布情况,可推测未来返工人口超5成将流向广东、浙江、湖南、江苏、河南等5省,近6成将流向深圳、广州、东莞、上海等20城。2、流出武汉的返工人口超2成流向粤豫浙苏湘未来武汉返工人口的近6成将流向湖北其他城市,22%流向广东、河南、浙江、江苏、湖南等5省,13%流向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6个省外城市。武汉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源地,未来流出武汉的返工人口流向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ouikouzx.com/zkxw/160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